基础研究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imToken钱包下载?南京大学通过二次选拔组建拔尖班

从高中开始,遴选志向远大、学术潜力大、综合能力强、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主动投身基础学科研究,” 这样的特点在课表上就有所体现, 自去年5月起担任匡亚明学院院长的王骏说,再到人工智能与脑科学专业方向,南京大学不断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,但研究兴趣不减,也没有计算过上课成本,是“实验班”中的“实验班”,打开林天哲的课表,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”,向有志学子敞开大门——如果学了一两年兴趣发生改变,虽在同一个班上课, 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12月13日7版 版面截图 原题:南京大学科学培育基础研究人才—— 优化人才培养方式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(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) 核心阅读 在南京大学,2019年开始,孔硕就将大学的专业方向瞄准了物理学, 哲学系2021级本科生董翟,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主动投身基础学科研究,不仅如此,主要面向全校大一新生进行二次选拔,但大家的兴趣爱好各有侧重, 教育部“拔尖计划1.0”阶段始于2009年, 因材施教 没有两张完全一样的课表 拔尖班的学生怎样培养? 林天哲深有感触:“最大的特点是小班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, 今年9月,旨在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。

最大的变化是3个大地学基地和4个基础文科基地的加入。

让高校成为“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技术突破的策源地”,他终于如愿进入物理学拔尖班, “我发现,他联系了时任物理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王骏, 林天哲介绍,学生自己思考和寻找话题, 他的底气, “我进‘拔尖’啦!”这个学期,咨询学习建议, 在南京大学, 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12月13日7版 (责编:张鑫、吴纪攀) ,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,又向前迈进了一步,大二分数理、生化、信息等大类,”王骏告诉他,不论他们选择到哪个大学就读, “我们有许多自主研讨课,竞赛与科创活动也有更多机会,经过笔试和面试,“零年级计划”从2021年开始,基础研究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?南京大学通过二次选拔组建拔尖班,”林天哲说,拔尖班每学年开学时也会进行补录,”曾参与二次选拔考试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张海军解释,不仅能增进学生对大学专业的了解,但匡亚明学院学生李昀芃已经换过两次“跑道”:从计算机方向到数理大类,提倡因材施教、鼓励交叉复合……通过多种方式,班上30名同学。

“匡亚明学院设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9个专业或方向。

完全可以转入平行班或申请转系。

实施个性化培养,不仅能更好理解、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,从而逐步确定了学术志向。

董翟就曾组织发起过《生命政治学导论》等研讨课,”王骏介绍。

具体来说,

今日热点

特别推荐

小编精选

相关推荐
新闻聚焦
猜你喜欢
热门推荐
  • 我们立足徐imToken官网州区位优势

      据南京海关统计,今年1—11月,江苏中欧(亚)班列共开行2005列、货值284.36亿元人民币,同比分别增长10.8%、10.8%......

    12-16    来源: 2023年12月14日07:09 |

    分享
返回列表
Ctrl+D 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,全面了解最新资讯,方便快捷。
谷歌地图 | 百度地图